• 所属目录:

    社会学

  • 更新时间:

    2023-06-29 06:00

简介

大马士革的圣若望大马士革的圣若望(*语:يوحنا الدمشقي‎,拉丁化:Yuḥannā Al De*shqi;希腊语:Ιωάννης Δαμασκήνος,拉丁化:Iôannês Da*skênos;拉丁语:Iohannes Da*scenus,约676年-749年12月4日),天主教译为圣若望·达玛森(St. John Da*scene),生于大马士革的*宗教神学家、诗人及圣乐家,后人称“东正教最后一位伟大的教父”。

生平

大马士革的约翰于公元675-676年间出生一个名门望族,卒于公元749-753年间。当时,他所居住之处受*帝国占领统治,约翰虽身为*徒,但却仍能在*领袖哈里发的宫中担任要职,他父亲所给予的栽培与教育功不可没。约翰的父亲与祖父都饱读诗书、满腹学问,约翰的父亲在当时是一名有权势的达官富户,他深知要留给儿子最珍贵的产业即是美好的灵性与智慧;某日他在刑场看到一群被*徒掳来的俘虏即将被处决,他注意到其中一位特别的老者深得其他俘虏敬重,于是亲自向总督求情,请求特赦原本面临*的老者;后来发现老者居然是马萨巴修道士-柯斯麦,于是立即将其接回府上并聘其为约翰的家庭教师;几年后,柯斯麦向约翰的父亲求去、欲回到修道院,因他已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教予约翰,而约翰亦已学有所成青出于蓝,也令柯斯麦感到此生无憾。然而,约翰也在承袭父亲的官职不久后,也追随情同父子的柯斯麦的脚步,遁入修道院门下潜修神学。

大马士革的约翰,因着在历史上有许多贡献而闻名,例如神学、圣乐等,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便是力倡“圣像敬拜”。*徒使用“圣像”作为祷告、敬拜与灵修的辅助工具其来由已久,在第六世纪时,东方教会已视“圣像”为“文盲的课本”,对于不识字、无法自行阅读圣经或信仰相关书籍者而言,透过“圣像”而领受到教训与提醒,都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到了第八世纪初,“圣像”却已充斥于*教重镇君士坦丁堡及其他*教城市,每个家庭、教会都会有许多雕刻、绘制精美的圣像;由于信徒们越来越习惯在圣像前祷告、敬拜,圣像崇拜的风气越来越普遍,教会与国家领袖便开始担心,若此风渐长将带来不可收拾的后果。在反对圣像崇拜者心中,崇拜圣像已违背十诫中“不可拜偶像”之诫命,他们认为,崇拜有形体的物质或图像是一种堕落,而企图将上帝的形象刻划出来,更是一种亵渎。

公元726年的爱琴海火山爆发,促使皇帝利奥三世(公元717年继位)认为,是因教会使用圣像而惹怒上帝,因此下令禁止圣像崇拜、把圣像搬移出教堂及修道院、刷去墙面上雕刻及马赛克图像等,然而此举所带来的结果就是让原本使用圣像崇拜已久的修士与平民群起反抗,并且这个结果,导致圣像冲突往后延续几十年。

大马士革的约翰在当中大力支持使用圣像崇拜,并以积极的文字写作来反对利奥三世的政策,虽然如此,由于当时约翰居住之地是在*所管辖的圣沙伯修道院,因而幸免于难,如今在修道院中,仍可看见约翰所住过的房间,他在那儿完成了许多着作;约翰主张“圣像”自古以来一直都是信仰引导之工具,约翰驳斥反对圣像崇拜者对于物质的蔑视,约翰认为“所有一切都是上帝所创造”,人类可以透过看得见的物质来敬拜、尊崇、赞美这位造物主;让人敬拜的并非*圣像的物质,而是圣像所描绘、刻划出来的人物,其所带出来的力量。约翰认为“绝对的敬拜”(希腊文latria)理当只能归予神,然而“尊敬”(希腊文proskynesis),则可归给圣像,约翰的此番言论,为那些支持圣像崇拜者,辟出了一条“可*圣像、却不沦为拜偶像”之路。

由于大马士革的约翰反对利奥三世废除圣像敬拜,也反对君士坦丁五世和贵族对教会利益的侵扰,因此激怒了一批以皇帝为首的贵族;公元754年,君士坦丁五世召开“君士坦丁堡宗教会议”,在会议上宣布将支持圣像崇拜的约翰逐出*教会;直到公元787年,由伊琳娜女皇召开“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第七次大公会议),超过三十位的主教们,严厉地谴责君士坦丁五世所召开“君士坦丁堡宗教会议”的决议,共同谴责那些反圣像崇拜者,并下令恢复圣像崇拜。

着作

《智慧之源》为大马士革的约翰最有名的神学论着,其内容论述多以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思想为本,欲引用希腊哲学思想来证明神的存在。

《正统信仰解》为东正教神学摘要。

《驳反圣像者》为大马士革的约翰在圣像之争当中,为使用圣像所作的辩护演说。

编辑声明

该内容观点来源于网络整理,华体会体育世界杯 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创造更多知识财富